第328章 引清兵入关

明风再起浮世蒹葭加书签

崇祯十七年(大顺永昌元年)四月十一日,山海关城头,朔风卷动着“吴”字大纛,猎猎作响。吴三桂一身戎装,按剑立于敌楼,目光如鹰隼般扫视着关内关外。关宁军士枕戈待旦,空气中弥漫着大战前的凝重与复仇的焦灼。

一骑快马自西而来,打着白旗,直抵关下。来使高举一封书信和一个沉甸甸的包裹,声音在风中有些发颤:“平西伯吴将军!大顺皇帝陛下遣使!有吴老将军家书及厚礼相赠!陛下言,前番误会,皆因小人作祟!将军若重归大顺,裂土封王,富贵共享!陛下必严惩刘宗敏,送还陈夫人,保吴府满门平安!”

吴三桂心头猛地一紧。家书?他强压下立刻夺信的冲动,示意亲兵放下吊篮。书信入手,正是父亲吴襄那熟悉的、此刻却显得虚弱颤抖的笔迹!信中字字泣血,哀求儿子以阖家性命为重,勿要意气用事,速速归顺大顺,称李自成已承诺既往不咎,必严惩刘宗敏,归还圆圆……包裹打开,赫然是黄澄澄的金锭和耀眼的珠宝!

看着父亲那饱含血泪、充满恐惧的笔迹,再想想陈圆圆那生死未卜的处境,一股巨大的撕扯感几乎将吴三桂撕裂。忠义?父命?红颜?家仇?国恨?无数念头在他脑中激烈碰撞。他闭上眼,深吸了一口带着海腥味的凛冽空气,刘宗敏狰狞的面孔、陈圆圆绝望的眼神、李自成那看似“宽宏”实则包藏祸心的姿态,交替闪现。

“呵……”一声冰冷的嗤笑从吴三桂齿缝中挤出。他猛地睁开眼,眼中再无半分犹豫,只剩下被欺骗和侮辱后燃起的更炽烈的恨火!“误会?严惩?归还?”他一把抓起那些金银珠宝,狠狠砸向关下!“回去告诉李闯贼!用我父血泪写就的劝降书,用沾满我吴家耻辱的赃银,就想收买我吴三桂?!做梦!让他洗干净脖子等着!我吴三桂,必亲取他和刘宗敏的狗头,以慰我父之灵,雪我夺妻之恨!滚!”

使者面如土色,在关宁军愤怒的唾骂和箭矢的威胁下,狼狈抱头鼠窜。

消息传回北京,李自成勃然大怒!“不识抬举的吴三桂!”他猛地拍案而起,眼中凶光毕露,“给脸不要脸!那就休怪朕无情!传令!点齐十万大军!朕要亲征山海关,踏平此獠!”

四月十三日,北京齐化门(朝阳门)外,旌旗蔽日,刀枪如林。大顺皇帝李自成亲率十万精锐,以丞相牛金星、军师宋献策、权将军刘宗敏、制将军李过等文武重臣从之,浩浩荡荡,直扑山海关!队伍中,一辆囚车格外刺眼——里面关押的,正是白发苍苍、伤痕累累的吴襄!李自成要用这个活人质,作为最后一张牌,在阵前瓦解吴三桂的意志。他的策略简单而冷酷:若吴三桂阵前见父心软,或可再劝降;若其冥顽不灵,则大军碾压,务必夺下这咽喉锁钥,将满洲铁骑死死挡在关外!

几乎与此同时,千里之外的盛京(沈阳),一场决定天下走向的密议也在进行。

四月初四日,清国皇宫。内秘书院大学士范文程,这位深谙汉地情势的智囊,向摄政王多尔衮呈上了一份至关重要的进言:

“盖明之劲敌,惟在我国,而流寇复蹂躏中原,正为秦失其鹿,楚汉逐之。我国虽与明争天下,实与流寇角也!为今日计,我当任贤以抚众,使近悦远来;蠢兹流孽(指李自成),亦将进而臣属于我。彼明之君(指残明势力),知我规模非复往昔,言归于好,亦未可知。倘不此之务,是徒劳我国之力,反为流寇驱民也。夫举已成之局而置之,后乃与流寇争,非长策也!”**(《清世祖实录》卷四)

范文程一针见血:明朝已亡,真正的对手是席卷中原的李自成!大清若继续以残明为敌,等于帮流寇扫清障碍。当务之急是改变策略,打出“吊民伐罪”的旗号,争取汉族士民人心,集中力量消灭李自成!如此,则天下可图!

多尔衮,这位雄才大略的年轻摄政王,目光如电,反复咀嚼着范文程的话语。中原剧变,天赐良机!他猛地拍案:“先生之言,正合孤意!传令!集结大军!”

四月初九日,盛京城外号角连营。多尔衮亲统满洲、蒙古八旗精锐,并汉军重炮部队,总计十万铁骑,誓师南征!目标直指——破边墙而入,与李自成争夺北京,问鼎中原!

四月十五日,大军行至翁后(今辽宁阜新境内)。旌旗招展,铁蹄如雷。多尔衮端坐于骏马之上,志得意满。突然,前锋来报:截获两名自称奉平西伯吴三桂之命、前往盛京求援的信使!

“吴三桂?求援?”多尔衮眼中精光爆射!真是天助大清!他立即召见信使——副将杨坤、游击郭云龙。

杨坤、郭云龙风尘仆仆,面带惶急,恭敬地呈上吴三桂的亲笔书信。多尔衮展开细读,信中文辞恳切,甚至带着几分悲壮:

“……三桂蒙先帝厚恩,悯斯民之罹难,拒守边门,欲兴师问罪,以慰人心。奈京东地小,兵力未集,特泣血求助!……王以盖世英雄,值此摧枯拉朽之会,诚难再得之时也!乞念亡国孤臣忠义之言,速选精兵,直入中协(喜峰口、龙井关一带)、西协(墙子岭、古北口一带),三桂自率所部,合兵以抵都门,灭流寇于宫廷,示大义于中国!则我朝之报北朝者,岂惟财帛?将裂地以酬!”

帐中诸将闻言,皆露喜色。吴三桂竟主动求援,还要“合兵灭寇”、“裂地以酬”?简直是天上掉下来的馅饼!

然而,多尔衮的嘴角却勾起一丝深不可测的笑意。他并未立刻表态,而是将目光投向帐中智囊范文程。

范文程捻须沉吟,随即朗声道:“王爷!此乃天赐良机!然吴三桂之信,有三不可取!”

帐内顿时安静。多尔衮挑眉:“哦?文程先生请讲。”

更多内容加载中...请稍候...

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,若您看到此段落,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,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、畅读模式、小说模式,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,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!

883小说网【883xs.com】第一时间更新《明风再起》最新章节。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,请尝试点击右上角↗️或右下角↘️的菜单,退出阅读模式即可,谢谢!

温馨提示:按 Enter⤶ 返回目录,按 阅读上一页, 按 阅读下一页,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阅读。
明风再起》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或网友上传,883小说网只为原作者浮世蒹葭的小说《明风再起》进行宣传。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浮世蒹葭并收藏《明风再起》最新章节。
大唐:开局带太子勾栏听曲
大唐:开局带太子勾栏听曲

关于大唐:开局带太子勾栏听曲:穿越大唐,天天带着太子李承乾勾栏听曲。顺便用前世史书上知识,教这倒霉的家伙如何顺利继承皇位。可赵牧没想到的是,自己的每一句话都被他口中的李二给听了去了!直到有一天,赵牧被李世民叫到皇宫。“先生天文地理皆通,又可预知古今未来,先生之才必能兴大唐之万世!”“若子嗣可辅,则辅之;如其不才,君……可自取。”赵牧:“……”

祭月连载103万字

嫌我功高诬我谋反?我真反了!
嫌我功高诬我谋反?我真反了!

关于嫌我功高诬我谋反?我真反了!:机械电子博士赵辰死后重生在古代,成为大夏皇朝威国公府赵氏庶子。四岁时他觉醒前世记忆,直接跟家里人摊牌了,我是穿越者,我懂高科技。原来,赵氏是先秦遗民,拥有秦墨机关术千年传承。当现代科技与古代先贤的智慧相碰撞,赵辰才发现,现代科技居然被完美辗压。以现代人的智慧驾驭秦墨机关术,赵辰被加持了远超同辈的光环,他只得低调做人,高调营造纨绔世家子的人设。当威国公府终于因为功高

百里破连载49万字

权倾朝野,女帝求我别反
权倾朝野,女帝求我别反

关于权倾朝野,女帝求我别反:姜星河穿越到大楚王朝,成为宰相之子。本想当个官二代,每天山珍海味勾栏听曲,结果被女帝视为眼中钉肉中刺,处处刁难。为了自保,姜星河不得不壮大势力。直到多年以后,大楚的财、政、兵、权,皆被姜星河握在手里,成了大楚第一权臣!女帝:姜丞相,以前是朕不懂事,你现在想要什么朕都答应,求你别造反,好吗?

准备起飞连载81万字

曹操请登基,皇帝我不当了
曹操请登基,皇帝我不当了

关于曹操请登基,皇帝我不当了:东汉末年。刘协穿越到三国的刘协,成了汉献帝。他第一件事,就是请曹操登基。挟曹操以安天下。刘协:“请曹丞相登基!”曹操:“陛下,臣绝无二心!”而曹操更是三天两头问刘协天下大事。曹操:“陛下刘备此人如何?”“陛下天下走势如何?三分天下,我曹操能得到一份天下吗?”“陛下不好了,这袁术称帝了?”刘协摇摇头,谁让自己主动投靠曹操呢!此刻不是挟天子以令诸侯,而是天子主动被挟持。直

牙耳连载279万字

对不住了爹,我是锦衣卫
对不住了爹,我是锦衣卫

关于对不住了爹,我是锦衣卫:林萧肃穿越大乾国,成为一名不受宠的世家嫡子。父亲是攀高枝抛妻弃子的凤凰男,后妈妒忌成性,心狠手辣。姐弟俩在府内艰苦求生,任人欺侮。林萧肃携系统而来,破案就能变强。加入锦衣卫,从力士到千户,镇抚使到指挥使。直至一人之下,万人之上。皇帝:朕得爱卿,一人可压天下名士,封一字并肩王,共治江山!老爹:爹错了,不,您才是爹!

青蛙吃王子连载70万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