天才一秒记住【883小说网】地址:883xs.com
山海关的硝烟尚未散尽,北京城的天际线已被阴云笼罩。李自成站在德胜门的箭楼上,望着城外连绵的明军旗帜——那是吴三桂的关宁铁骑,正与清军的白旗遥相呼应。四月的风卷着尘沙扑面而来,他忽然想起三个月前入京时的盛景:百姓跪伏道旁,夹道欢呼“闯王来了不纳粮”,而如今,城墙上的守军已换成了大顺军的残部,士气如漏了底的气球,蔫头耷脑地垂着。
山海关之战的惨败,对李自成的打击是致命的。大顺军精锐在石河滩被清军与吴三桂联军绞杀殆尽,刘宗敏中箭坠马,李过、高一功率残部退至永平,连最善战的降将唐通也被清军火炮掀翻了坐骑。士兵们私下议论:“闯王的‘天命’怕是不管用了,清妖的炮火比咱们多十倍!”更令他心寒的是,原本归附的明军将领纷纷倒戈——真定总兵徐标开城降清,保定巡抚王文奎献了城池,连他亲手提拔的制将军李钰,竟也在返回河南募兵的路上被地方豪强截杀,首级悬于城门示众。
最刺痛他的,是北京城内的人心转向。从前为他牵马执镫的贩夫走卒,如今躲在巷子里骂他“流寇”;曾经跪送“均田免赋”榜文的乡绅,如今偷偷把地契塞进墙缝;就连他最信任的丞相牛金星,也在暗中联络旧部,准备“另寻明主”。李自成在武英殿批改军报时,笔杆重重戳在“清军二十万已过通州”的塘报上,墨迹晕开,像一滴凝固的血。
四月二十九日清晨,武英殿的铜鹤还沾着露水,大顺的礼部官员已在殿内慌乱地布置龙案。李自成穿着玄色衮龙袍,冠冕上的旒珠在烛火下泛着冷光。按礼制,登基需“祭天告祖”,但此时北京四郊已被清军骑兵游弋,哪来的“天坛”?礼部侍郎杨观光急中生智,让人在殿外搭了个草台,用黄帛写了个“天”字,权当“祭天”;又翻出崇祯帝的牌位,命人在阶下烧了三柱香——“告天”不成,便“告地”吧。
登基仪式进行到一半,殿外突然传来喧哗。几个老卒撞开殿门,哭嚎着说:“娘娘(指窦美仪)的妆匣被乱兵抢了!”李自成摆了摆手,声音沙哑:“由她去吧……”他知道,这哪里是“登基”,分明是一场笑话。群臣跪伏在地,山呼“万岁”,可他能听见,角落里有官员在低声啜泣——那是前明御史冯铨,昨日还跪在他马前求官,今日便在心里骂他“僭号”。
礼成后,李自成匆匆换了件青布直裰,带着刘宗敏、牛金星登上煤山。他望着紫禁城的琉璃瓦在夕阳下泛着金红,忽然想起初入北京时,也是站在这里,看着满城灯火说:“咱老子要做个开天辟地的皇帝!”如今,灯火依旧,可他的“帝国”只剩一座空城。牛金星凑过来:“陛下,该启程了,清妖的人马已到海淀。”李自成摸了摸腰间的剑——那是宋献策送的,刻着“定鼎中原”四个字,此刻却硌得胸口生疼。
当李自成的龙旗从午门缓缓撤下时,朝阳门的大道上,一队辫发骑兵正扬鞭催马。为首的将领穿着簇新的平西王蟒袍,腰间悬着皇帝亲赐的“尚方宝剑”——正是吴三桂。四天前,他在山海关城楼上接过多尔衮的册封诏书时,手指微微发抖。诏书上写着:“尔吴三桂,忠勇可嘉,特封平西王,世袭罔替。”可他知道,这王冠是用三十四条人命换来的——他的父亲吴襄,还有大哥吴三凤、幼弟吴三弼,全被李自成的“拷饷队”押在拷问台上,最终砍了头,悬在城门。
更多内容加载中...请稍候...
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,若您看到此段落,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,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、畅读模式、小说模式,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,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!
《明风再起》转载请注明来源:883小说网883xs.com,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,请尝试点击右上角↗️或右下角↘️的菜单,退出阅读模式即可,谢谢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