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34章 富足的上海

明风再起浮世蒹葭加书签

浮世蒹葭提示您:看后求收藏(883小说网883xs.com),接着再看更方便。

崇祯十七年五月,黄浦江上烟波浩渺。

一艘悬挂着奇异大明日月旗(李长风势力旗)的蒸汽明轮,喷吐着滚滚黑烟,犁开浑浊的江水,缓缓靠向新筑的松江码头(李长风已更名为“上海”)。船头甲板,化名朱老四的崇祯帝,裹着一件半旧的青布棉袍,倚着冰冷的船舷,怔怔地望着眼前这座陌生而又充满生机的城池。

甫一靠岸,喧嚣声浪便扑面而来,与河南、北直隶一路行来所见的死寂、破败、惊恐形成了撕裂般的对比。

码头上,巨大的蒸汽吊臂发出沉闷的嘶吼,将成捆的棉纱、成箱的瓷器从货轮上卸下,又吊装上堆积如山的生丝、茶叶。搬运工号子嘹亮,赤着精壮的上身,在监工的指挥下步履稳健,汗水在古铜色的皮肤上流淌,却不见麻木与愁苦,反有一种劳有所得的踏实。远处,林立的烟囱刺破铅灰色的天空,喷吐着或浓或淡的烟柱,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煤烟味、桐油味和江水的腥气,交织成一种奇异的、充满力量的“工业”气息。

更让崇祯(朱老四)瞳孔震动的是人。

男人自不必说,码头工、车夫、商贩,行色匆匆却步履有力。令他几乎失声的是那些女子!她们并未深藏闺阁,而是穿着干净利落的蓝布工装,或三三两两结伴而行,步履轻快;或推着满载布匹的小车,在石板路上发出清脆的声响;更有甚者,就在码头旁巨大的厂房门口排队进出,神色坦然,与男工并无二致!一些年轻的女子,臂弯里夹着书本,步履轻盈地走向挂着“蒙学”、“女塾”牌子的地方。街边,稚童的嬉闹声不绝于耳,背着书包的孩童成群结队,奔向那些传出朗朗读书声的学堂。

“这…这……”

朱老四嘴唇翕动,却发不出完整的声音。他下意识地抓紧了身边同样扮作随从的太子朱慈烺的手。少年太子亦是满眼惊异,看着这与记忆里截然不同的世界。

“黑子,这…这就是上海?”

朱老四的声音干涩,带着难以置信的茫然。

李黑子(李长风)站在他身侧,依旧是那副沉默寡言的样子,只是望向这片由他亲手缔造的“试验田”时,眼底深处掠过一丝难以察觉的暖意。他没有直接回答,只是淡淡道:“走吧,先安顿。”

马车穿行在宽敞整洁的街道上。两侧商铺鳞次栉比,挂着醒目的招牌:“大昌机器厂”、“振华棉纺”、“申江书局”、“四海钱庄”……玻璃橱窗里陈列着琳琅满目的商品,从精巧的钟表、玻璃器皿到各色布匹、成衣、食品,一应俱全。行人的衣着虽非绫罗绸缎,却也干净整洁,面色红润,交谈声、讨价还价声汇成一片充满市井生气的喧闹。巡逻的士兵身着笔挺的深蓝色制服,步伐整齐,神情肃穆,秩序井然。

马车最终停在一座气派非凡、融合了中式飞檐与西式立柱的建筑前,巨大的霓虹灯牌(以鲸油灯或煤气灯模拟效果)在薄暮中闪烁着耀眼的光芒——“上海百货大楼”。

“此地由陈美丽主理,专营百货、餐饮。”李黑子简单介绍,语气平静。

步入大楼,朱老四父子更是如同刘姥姥进了大观园。光洁如镜的水磨石地面映出人影,巨大的水晶吊灯将室内照得亮如白昼。玻璃柜台后,穿着统一制服的男女店员笑容可掬,向衣着各异的顾客介绍着商品。空气中弥漫着糕点的甜香、咖啡的醇厚以及各种香水、香皂的混合气息。楼上隐约传来丝竹之声与宾客的谈笑声,那是附设的酒楼。这里没有紫禁城的森严压抑,没有北京城破后的死气沉沉,只有一种蓬勃的、追求更好生活的世俗热望。

下榻之处并非皇宫,而是百货大楼顶层一间宽敞明亮、布置雅致却不失现代便利的套房。巨大的玻璃窗将黄浦江的繁忙与对岸工厂区的灯火尽收眼底。

晚宴设在上海百货大楼顶层的“望江阁”。巨大的落地玻璃窗外,已是万家灯火。黄浦江上,航船如织,灯火倒映在江面,碎金摇曳。对岸工厂区的烟囱在夜色中勾勒出巨大的剪影,窗口透出的点点灯光如同繁星落地。

宴席极尽丰盛。水晶杯里是琥珀色的上好葡萄酒,银质刀叉在烛光下闪着冷光。菜肴更是南北荟萃,中西合璧:晶莹剔透的清蒸鲥鱼、香气四溢的烤乳猪、细腻滑嫩的蟹粉狮子头、造型精致的奶油蛋糕、甚至还有远航而来的、朱老四从未见过的热带水果。

李黑子居中而坐,姿态从容。他左手边是一位身着绛紫色苏绣旗袍、气质雍容干练的中年美妇,眉目温婉却自带一股不容置疑的威仪。她便是掌控上海实业命脉的“松江进出口贸易有限公司”掌舵人——侍妾陈婉君。她正低声与夫君李黑子交谈着生丝出口与机器引进的细节,言语清晰,逻辑严密,目光锐利。

更多内容加载中...请稍候...

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,若您看到此段落,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,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、畅读模式、小说模式,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,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!

温馨提示:按 Enter⤶ 返回目录,按 阅读上一页, 按 阅读下一页,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阅读。
明风再起》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或网友上传,883小说网只为原作者浮世蒹葭的小说《明风再起》进行宣传。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浮世蒹葭并收藏《明风再起》最新章节。
我在大明开医馆
我在大明开医馆

关于我在大明开医馆:马淳,一个现代医科高材生,一朝穿越到大明洪武十五年.凭借自己的现代医学知识和神医系统,不仅让他成为了一代神医,更让他机缘巧合之下救了马皇后和嫡长孙朱雄英,改变了历史。马淳:“陛下,经常熬夜可是会短寿的。”“蓝大将军,肝火太重,命不长啊!”“太子殿下,心理压力太大,要及时纾解啊!”“等等,我好像还是马皇后的亲弟弟?”……

我就是个保底命连载93万字

乱世边军一小卒
乱世边军一小卒

关于乱世边军一小卒:穿越大胤王朝,“龙牙”特种兵队长赵暮云成为大胤北疆烽燧台内的一个新兵。正值北狄南下,战乱频起。庙堂之上,朽木为官,殿陛之间,禽兽食禄。狼心狗行之辈,滚滚当道。奴颜婢膝之徒,纷纷秉政。大胤王朝内忧外患,摇摇欲坠。赵暮云用特种兵的本领以及现代的知识,从一个小兵,一步步立功封爵,走上人生巅峰...

上岸不吃鱼连载115万字

曹操请登基,皇帝我不当了
曹操请登基,皇帝我不当了

关于曹操请登基,皇帝我不当了:东汉末年。刘协穿越到三国的刘协,成了汉献帝。他第一件事,就是请曹操登基。挟曹操以安天下。刘协:“请曹丞相登基!”曹操:“陛下,臣绝无二心!”而曹操更是三天两头问刘协天下大事。曹操:“陛下刘备此人如何?”“陛下天下走势如何?三分天下,我曹操能得到一份天下吗?”“陛下不好了,这袁术称帝了?”刘协摇摇头,谁让自己主动投靠曹操呢!此刻不是挟天子以令诸侯,而是天子主动被挟持。直

牙耳连载279万字

我,大明长生者,历经十六帝
我,大明长生者,历经十六帝

关于我,大明长生者,历经十六帝:李青穿越明初,机缘巧合下拜张邋遢为师,一直过着清闲日子。恰逢马皇后病重,御医束手无策,朱元璋为治好马皇后,派锦衣卫寻找仙人张邋遢。无良师父率先跑路,李青被锦衣卫逮个正着,只能硬着头皮进宫为大明皇后治病,至此开启了他的大明之旅。他曾经历洪武一朝的血雨腥风,也曾卷入靖难之役的残酷战争。他看过永乐万国来朝的风华,也见过仁宣之治的繁荣盛世。他曾做过锦衣卫,也曾入阁拜相。他战

青红连载798万字

充军之奴,砍到一字并肩王
充军之奴,砍到一字并肩王

关于充军之奴,砍到一字并肩王:大夏与元蒙接壤的北漠,常年摩擦不断。大夏边民饱受元蒙鞑子骚扰之苦,烧杀抢掠更是常有的事。叶十三手中一把残刀,一路砍杀之下屡立战功,从一个充军之奴,成为一字并肩王……

白乌鸦连载110万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