都陈度提示您:看后求收藏(883小说网883xs.com),接着再看更方便。
暮色四合时分,楚山引着陈夏一行人穿过巍峨的城门。九丈高的玄铁城门上,“郢都“二字笔走龙蛇,据传是楚国开国时一位元婴大能以剑气刻就,历经三百年风雨仍锋芒逼人。城门两侧立着十二尊青铜巨像,每尊皆高三丈有余,手持长戈,面目狰狞,乃是楚国开国时铸造的“十二都天魔神像“,传说能震慑邪祟。
城内殿宇辉煌,气象森严。朱红色的宫墙绵延数里,墙头每隔十步便有一名身着犀甲的禁卫持戈而立。地面铺就的汉白玉石板上雕刻着繁复的云纹,每一块都经过能工巧匠精心打磨,在夕阳映照下泛着温润的光泽。空气中弥漫着沉水香的气息,混合着远处御花园传来的花香,令人心神为之一振。
并未亲自露面。前来迎接的,仅是一名身着绛紫色官服、面白无须的小太监。此人约莫二十出头年纪,眉眼间透着与年龄不符的精明世故,腰悬一块巴掌大小的鎏金腰牌,其上以古雅的小篆錾刻着“内侍省行走”五个字。他趋步上前,对着楚山和陈夏深深一躬,动作规范得如同尺子量过,口中恭敬道:“楚帅辛苦,上仙安好。陛下正在处理政务,特命小人前来为长公主殿下与上仙引路安置。”他抬起头时,目光飞快地在陈夏火灵宗的服饰上掠过,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讨好。陈夏敏锐地注意到他袖口处用金线绣着的螭纹图案,针脚细密得几乎看不出痕迹,显然是宫中顶尖绣娘耗费心血之作,彰显着主人身份的特殊。
在这小太监的引领下,赵国长公主赵樱被送往专为贵客准备的椒兰殿。椒兰殿位于王宫西侧,环境清幽雅致。殿前庭院遍植数十株名贵兰草,此时正值花期,幽香阵阵,沁人心脾。殿内陈设更是极尽奢华之能事:紫檀木打造的案几泛着温润的紫光,其上摆放的鎏金狻猊香炉中,一缕淡青色香烟袅袅升起,散发出宁静悠远的香气;四壁悬挂着数幅前朝书画名家的山水真迹,意境悠远,墨色淋漓;地上铺着厚厚一层来自遥远西域的纯白羊毛地毯,触感柔软如坠云端,行走其上几近无声。然而,这华美宫殿对于即将成为笼中鸟雀的赵樱而言,不过是一个更为精致的牢笼。
陈夏则被引入了另一处名为“松涛阁”的偏殿等候楚王召见。此殿虽不如椒兰殿那般富丽堂皇,却别有一番清雅书卷气。殿中央摆放着一张线条流畅、纹理清晰的黄花梨木茶案,案上一套天青色的越窑茶具温润如玉,旁边一只小巧的紫砂壶正散发着淡淡的茶香,显然刚刚有人烹煮过。殿内四壁皆是顶天立地的书架,整齐地陈列着成捆的竹简与成卷的帛书,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墨香与旧纸特有的气息,显是楚王平日静心读书、处理私密事务的所在。陈夏在茶案旁的一张官帽椅上坐下,殿内异常安静,唯有窗外风吹松枝的沙沙声隐约传来。他修长的手指无意识地轻叩着光滑的桌面,发出轻微而规律的“笃笃”声,在这寂静的空间里显得格外清晰。他闭目凝神,神识如水银泻地般悄然铺开,感知着这座庞大宫殿的脉搏与暗流。
时间在等待中缓慢流逝。殿外的光线由昏黄渐渐转为深蓝,宫灯次第亮起。约莫过了半个时辰,殿外终于传来一阵细碎而略显急促的脚步声,伴随着几声压抑的咳嗽。殿门被无声地推开,在两名宫娥的搀扶下,一位身着明黄色龙袍的帝王缓步踱入。
这便是楚王赵襄了。他的面容在宫灯下显得异常苍白,甚至透着一股不健康的青灰,半头的华发与尚存的些许黑发杂乱地纠结在一起,显是疏于打理。那身象征至高权力的明黄龙袍,穿在他身上却显得空荡松垮,仿佛挂在一副被掏空的骨架上,腰间那条镶嵌着数块莹润美玉的锦带,也勒不出半分帝王应有的威仪。最令人心惊的是他那双眼睛,布满蛛网般的红血丝,眼窝深陷,周围是浓重的、如同淤伤般的青黑色,这是常年沉溺酒色、透支精气神留下的无法掩饰的印记。他的脚步虚浮无力,几乎将大半重量都压在了身旁两名低眉顺眼的宫娥身上。
更多内容加载中...请稍候...
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,若您看到此段落,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,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、畅读模式、小说模式,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,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