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我来现代当明星》转载请注明来源:883小说网883xs.com
小寒的清晨,天色灰蒙如未洗净的砚台,空气寒冽如刀。明远书院高耸的朱漆大门紧闭,门前广场上却早已密密匝匝站满人群,呼出的气息凝成茫茫一片白雾,飘浮在头顶上方。寒霜覆盖地面,映着尚未熄灭的路灯光晕,也映着无数灯牌上流转的云雷纹——那是苏明远前世状元朝服上熟悉的纹章,此刻成为这些陌生面孔共同的印记。人群里有穿汉服广袖的年轻男女,也有穿着现代校服的半大孩子,无论何种衣装,左臂上皆整齐佩戴着云雷纹袖章。寒风掠过,袖章纹样在寒风中微微震颤,人群却如盘根老树般岿然不动。
“护道!护文化!”的口号声起初是零星的星火,随即连成一片,在清冷的空气里反复回荡,如同擂响一面无形却巨大的鼓。
苏明远立于书院二楼轩窗后,冰冷的窗棂硌着掌心。他目光穿透朦胧的霜气与灯光,落在那片沉默而坚韧的人墙上。指节因用力紧握而微微泛白,几乎要嵌进木纹深处。这些人……为了他口中吐露的“道”,为了那些故纸堆里的字句,竟甘愿立于这刺骨寒风中,直面未知的凶险?他胸腔里那颗属于古代状元的心脏,被一种前所未有的灼热与酸楚同时攥紧。前世琼林宴上独占鳌头,跨马游街万众瞩目,也不曾像此刻这般,既沉甸甸地压在心口,又滚烫地灼烧着血脉。他见惯了宫廷倾轧、士林清议,却从未见过如此纯粹炽烈、以身为盾的守护。这份守护太烫,也太重,重得他几乎有些喘不过气,唯恐辜负。
“苏先生!”一个压低的、带着急促喘息的声音在他身后响起,是书院的老管事李伯,脸上每一道深刻的皱纹里都刻着忧虑,“您……还是避一避吧?往生司那群人,向来如虎狼般凶狠无情,书院后门已备好车马……”
苏明远缓缓摇头,目光依旧焦着在窗外那片云雷纹汇聚的微弱光海之上。“李伯,你看,”他声音低沉,带着一种奇异的穿透力,“他们护的是‘道’,若我此时离去,这道,岂非成了临阵脱逃的谎言?此‘道’若虚,我苏明远,又有何面目再立于天地之间,再谈教化?”他声音不高,却字字如金玉落地,沉甸甸地砸在寂静的房间里。李伯张了张嘴,望着苏明远挺直的背影,终究将后面的话咽了回去,化为一声沉重的叹息。
广场上,人群的核心处,一个穿着洗得发白蓝色羽绒服、戴着厚厚眼镜的年轻人站了出来,正是大学生小张。他深吸一口寒气,仿佛要将那冰冷化作胸中勇气。他高高举起一本封面磨损、书页泛黄的《论语》,书脊在寒风中微微颤抖,他的声音却异常清晰,穿透寒冷的空气:“同学们!我们不是来打架的,是来背书的!护我文化,以文为盾!君子——”
“务本!”数千个喉哨,无论年轻稚嫩还是略带沧桑,无论字正腔圆还是带着天南海北的乡音,在这一刻汇成一股洪流。声音起初有些参差,甚至夹杂着因寒冷或紧张而起的微颤,但很快便找到了共同的脉搏,变得整齐而洪亮,如同沉睡大地苏醒时发出的第一声雄浑心跳。
“本立而道生!”声浪再次拔高,滚滚向前,撞在书院厚重的墙壁上,又反弹回来,在空旷的广场上空反复震荡、回旋。这并非金戈铁马的杀伐之音,而是文明薪火相传的庄严宣告。人群自发地调整着位置,前排的人微微下蹲,后排挺直脊梁,像叠起的浪,一层层传递着声音的力量。一个站在前排、梳着羊角辫的小女孩,被母亲紧紧护在腿边,小脸冻得通红,眼睛却亮晶晶的,努力跟着大人的节奏,用清脆稚嫩的童音用力喊着:“道——生——!”那小小的声音汇入洪流,像一粒投入深潭的石子,激起一圈格外动人的涟漪。
就在这庄严的诵读声达到最洪亮、最齐整的时,广场边缘的薄雾被粗暴地撕开了。沉重的皮靴踏碎地上的薄霜,发出令人心悸的咔嚓声。一群黑衣人如同自阴影中渗出的浓墨,迅速逼近。他们统一穿着毫无杂色的黑色制服,脸上戴着能遮住下半张脸的面罩,只露出一双双冰冷、漠然、不含任何感情的眼睛。腰间、手中,长棍、短棒、甚至闪烁着金属寒光的奇异器械,毫不掩饰地显露着狰狞。他们是往生司的执法者,代号“夜枭”,以清除“异端”、维护所谓秩序为唯一准则,其凶名足以让小儿止啼。为首一人身材异常魁梧,肩宽背厚,露出的半截脖颈上纹着一只青黑色的夜枭图案,眼神锐利如鹰隼,扫过人墙时带着审视猎物的残酷意味。他身后,一个年轻些的黑衣人,握着短棍的手紧了紧,指关节因用力而发白,喉结不自觉地上下滚动了一下——眼前的景象,与他们预想中一触即溃的混乱截然不同。
人墙出现了瞬间的骚动,如同平静湖面被投入巨石。前排的粉丝下意识地绷紧了身体,有人发出低低的惊呼,攥着灯牌的手指关节捏得发白,指节透出青白颜色。恐惧如同冰冷的蛇,瞬间沿着脊椎向上爬升。然而,这骚动仅仅持续了不到两个时吸。
“稳住!背下去!”小张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,却异常坚定地响起,如同定海神针。他猛地将手中的《论语》举得更高,书页在寒风中哗啦啦翻动,像一面不屈的旗帜。“子曰:‘德不孤,必有邻!’”他几乎是嘶吼着喊出这句,脖子上的青筋都因用力而凸起。
仿佛被无形的力量注入,刚刚升起的骚动迅速平息。数千人深吸一口气,胸膛高高鼓起,将那源自心底的震撼与不屈,化作更加整齐、更加洪亮、也更加铿锵的声浪,迎着那森然的黑色洪流,毫无畏惧地喷薄而出:
“德不孤——必有邻——!”
“富与贵,是人之所欲也——不以其道得之,不处也——!”
“君子喻于义,小人喻于利——!”
朗朗书声,不再是文弱书生的纸上谈兵,它凝聚了数千人的意志,化为有形有质的屏障,排山倒海般向前推进。那声音里蕴藏的浩然正气与千载积淀的文化力量,比任何刀剑的寒光都更令人心神震动。
夜枭首领的脚步猛地一顿。他那双鹰隼般锐利的眼睛,第一次掠过一丝惊疑不定的神色。他习惯了面对尖叫、哭嚎、四散奔逃,习惯了用力量和恐惧碾碎一切反抗。可眼前是什么?没有挥舞的拳头,没有愤怒的谩骂,只有……书?只有这些他听不懂、却如洪钟大吕般撞击耳膜的句子?他身后那个年轻的黑衣人,握着短棍的手微微松开了些,手臂肌肉的紧绷感似乎消失了,眼神里冰冷的漠然被一种深切的困惑和茫然所取代。他怔怔地看着前排一个头发花白、穿着朴素棉袄的老太太,她布满皱纹的脸上满是专注,干裂的嘴唇翕动着,虔诚地跟着诵读,浑浊的眼中闪烁着一种他无法理解的、近乎信仰的光芒。这光芒,比任何刀锋都更让他感到无所适从。
就在这时,人群侧翼一阵小小的骚动。几个身影奋力挤到前排。为首的是一位金发碧眼、穿着厚重羽绒服的外国老人,脸上刻着岁月痕迹,鼻梁上架着眼镜,眼神却明亮而执着。他双手费力地捧着一本厚厚的册子,封面上印着几个醒目的方块字:《庆朝礼仪手册(译本)》。他旁边,一个高挑的棕发女孩冻得不停跺脚,脸颊通红,却努力挺直腰板。
老人深吸一口气,用尽全力,操着极其生硬、口音浓重却异常清晰的中文,大声喊道:“文——化——无——国——界!”每一个字都像是从胸腔深处艰难地挤出来,带着异邦语言的顿挫,在整齐的诵读声中显得突兀,却又奇异地和谐。
那棕发女孩紧接着也用不太流利的中文高喊:“苏先生,大道!我们——支持!”她甚至举起手中的译本用力挥了挥,脸上带着一种近乎天真的坚定。
“文化无国界!”其他几位外国粉丝也纷纷用各自的语言或生硬的中文喊了起来,声音汇入那片诵读的海洋。他们笨拙却真挚的姿态,他们手中那本与周围《论语》、《孟子》格格不入却又精神内核相通的《庆朝礼仪手册》,像一道奇异的闪电,瞬间劈开了凝固的肃杀。
夜枭首领魁梧的身躯彻底僵住了。他看着那本被异邦老者如珍宝般捧在手中的书册,看着那些金发碧眼者脸上同样执着的光,一种前所未有的荒诞感和更深的动摇攫住了他。清除“异端”?可这“异端”……为何跨越重洋而来?为何能让不同肤色的人如此执着?他奉行的那套冰冷法则,在这一刻显得如此苍白可笑。他身后那个年轻黑衣人,目光死死锁定在那位外国老人手中的译本上,眼神剧烈地波动着。他握着短棍的手,开始不受控制地微微颤抖。
更多内容加载中...请稍候...
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,若您看到此段落,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,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、畅读模式、小说模式,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,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!
蜗牛涂涂提示您:看后求收藏(883小说网883xs.com),接着再看更方便。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,请尝试点击右上角↗️或右下角↘️的菜单,退出阅读模式即可,谢谢!